展會直通車
名牌展會 爭雄未來五年
在紡織行業大力提倡企業創品牌、產品創名牌的大趨勢下,我們欣喜地看到,紡織會展業在多年來快速發展的基礎上,也正逐步朝著創建品牌展會、名牌展會的方向邁進。
多年來,展會在為行業搭建貿易平臺和推動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推廣上,起到了重要的橋梁作用,其成績在業界有目共睹。會展業的快速成長與發展不僅體現了行業的發展水平,而且對紡織全行業的產業升級、技術創新、創立品牌與加大國際間交流合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助推和引導作用。然而,面臨全國各地各類大小展會遍地開花的現狀,在重復辦展和無序競爭時有發生的情況下,如何發揮好展會這一巨大的信息交流平臺的作用,整合各種資源,繼續深入地引導企業、服務行業,進一步提高展會的貿易功能,成為擺在展會組織者面前的課題。
據中國貿促會發布的2004年《中國會展經濟發展報告》調查統計,2004年,在全國已正式注冊并具有舉辦經濟技術展覽會的90個主要展館中,共舉辦了2467個展覽會。其中,國際展約占48%,國內展約占52%,展覽中心城市集中在上海、北京、廣東等地。從這90個展覽館舉辦展會的行業分布看,展覽業所涉及的領域較以往更加廣泛。紡織服裝行業在2004年展會數量排名中位列所有行業第七,且展會直接與當地的產業基礎鏈接。北京、上海、廣州三地更是遙遙領先,發揮著其他地區不可替代的集聚和引領作用。從國際展覽業的發展趨勢來看,各類工業專業展仍是展覽的主體,但比國內目前的展覽市場更加細分。國內各類專業展約占全部展覽總數的80%,尤其是由全國專業協會主辦的專業展成長較快,發揮著各類專業展的引領作用。
“十一五”期間,紡織業的科技研發投入將有較大的增長,高新技術對紡織工業的科技貢獻率有望明顯提高。針對于此,行業內大型專業展會的主辦方不僅堅定了繼續走專業化辦展道路的思路,而且明確提出,強化為行業技術交流與創新提供信息平臺這一展會的主要功能,使專業展會為全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做出應有的貢獻。行業“十一五”規劃還明確提出,要積極推進紡織企業國際化經營,鼓勵有條件的紡織企業“走出去”,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積極鼓勵國內外企業開展技術、品牌、智力等全方位的合作,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出發點,在研發、培訓、設計、營銷等多個領域與國外同業組織與相關機構加強合作。因此, “走出去”到境外參展也越來越成為企業拓展多元化市場與國際交流合作的主要手段和重要平臺。
在這方面,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的紡織品服裝’“紐約展”,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的“澳大利亞展”,以及紡織工業協會將于今年首次舉辦的“德國展”,這些“走出去”的專業展不僅使企業近距離地接觸了國際市場與買家,而且通過參展考察了當地的貿易投資環境與市場,為實現和改善紡織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分配,實現銷售、研發、生產各環節在全球范圍的優化配置提供了信息渠道。
反觀國內,一方面,我國紡織服裝產業的區域塊狀經濟決定了各地都擁有自己的展會;另一方面,以商貿城、批發市場為形態的常年展示展銷會在國內紡織服裝領域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估計在近幾年內還會進一步發展提升。但是隨著外資進入展覽業市場,國內會展業將進入一個不可避免的整合和洗牌階段。作為行業內專業辦展的主要機構之一。中國國際貿促會紡織分會在去年制定了2005年—2008年的“4年發展規劃”,確立了到2008年建設5個品牌展、3個名牌展的工作任務與目標,強力打造品牌和名牌展會。可以預見.紡織專業展會的未來將朝著更加有序和更具競爭力的精品方向發展,向著品牌化的道路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