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展20周年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常務副會長徐迎新表示:這20年,intertextile面輔料博覽會伴隨著我國紡織服裝行業走過了高速發展期,見證了紡織企業不斷成長、壯大的歷程。20年來,intertextile面輔料博覽會從未停止過創新的辦展思路,為行業呈現了國際化視野、為產業鏈上下游提供了互動對話的機會,同時也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推廣陣地。
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主任喬艷津表示,20年來,intertextile面輔料博覽會為促進中國紡織工業的發展及紡織品市場的繁榮、增強紡織業國際貿易及經濟技術的交流與合作而不斷努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一年兩屆的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博覽會,展出面積屢創新高,參展企業數量不斷增長。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面輔料展會,也是最具國際水平的優質紡織面輔料的重要貿易平臺,其國際地位無可替代。
紡織攝影展獲獎作品展示區
“新常態”新驅動
近年來,我國面料整體水平取得了長足進步,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創新技術,提高產品附加值的重要性,產業鏈協同創新能力也越來越強。這些從intertextile面輔料博覽會上可見一斑。
在我國經濟走入穩步增長的“新常態”時期大背景下,紡織服裝行業近年來也正在經歷著穩中有升的中速發展期。面輔料產品作為承上啟下的重要中間環節,為整個行業的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
輔料流行趨勢
好消息是,今年上半年,我國面料出口金額、出口數量以及出口平均單價均呈小幅上升趨勢。來自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6月,我國面料出口呈現逐月穩定增長的態勢,面料出口金額為258.51億美元,同比增長3.77%;出口數量為178.89億米,同比增長1.46%;出口平均單價為1.45美元/米,同比提高2.27%。
出口金額、數量、平均單價小幅上漲的背后,是我國面料產品創新實力不斷加強、面料企業穩步轉型升級的結果。在“新常態”環境下,紡織服裝企業無不意識到,唯有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提升面料的技術含量與附加值才是實現轉型升級、持續發展的必然路徑。面料出口集中度的逐年提高也可看出優勢企業的競爭實力在不斷增強。
花樣設計區
融合創新
回首intertextile面輔料博覽會的20年,有的人一直都在堅守,有的人轉變了其他身份繼續參與其中;有的企業一直聚焦于面料研發,而有的企業則不斷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
多年來,秦剛一直以北江紡織營銷總經理的身份出現在intertextile面輔料博覽會上,路過北江紡織展臺時總能看到他向訪客介紹企業產品的身影。今年,再來展會時,秦剛的身份已發生了變化。從事牛仔行業多年的他已離開企業,轉身成為牛仔創新聯盟的創始人。秦剛認為,牛仔的開發與創新,是從一條纖維、一根紗開始的,是從面料、服裝剪裁到后整洗水的全過程,需要這條鏈上的企業一起交流,實現全產業鏈的合作與發展。
基于去年intertextile面輔料博覽會的數據分析,牛仔面料的采購商占到全部采購商數量的15%,因此,本屆展會位于W5館的“躍動牛仔”館將由去年的3/4館擴充為整個館。屆時,來自海內外的139家牛仔面料生產企業將同館競技,一展這片“藍色”產業的深度。
創建于2003年12月的浙江鑫蘭紡織有限公司,10年來,每年都以30%左右的速度遞增,銷售額增長近15倍,產品出口北美、西班牙、歐洲等近70多個國家和地區。企業創辦之初,就十分注重產業鏈的延伸,在做牛仔面料的同時,還涉及服裝成品的生產。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全產業鏈的打造,不僅是為了提高產品附加值,更是為了提升鑫蘭的行業話語權。鑫蘭紡織在產業鏈長度與深度上潛心耕耘,無論是面料,還是印染、服裝,均從提升裝備水平、增強研發能力入手,穩步實現企業發展。
可持續發展展區
科研求速
如今,重視研發、提高產品附加值已成為面料企業發展的關鍵詞。
從蘇州志向紡織科研股份有限公司的名字中就可看出,這不是一家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生產企業,在該公司的平均年產值中,僅有20%的小批量產品是自己生產的,其他80%均由代工企業加工生產。“志向科研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根據權威的流行趨勢信息,不斷研發新產品。”志向科研董事長黃志向說道。本著“大研發”的理念,志向科研通過自主策劃、研發,走深度差異化發展精品的路線,不斷推出創新的高科技產品。公司每年的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達7%,每年研發新品達100多個。
專注于科研的志向公司已于8月在北京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正式掛牌,成為全國紡織面料行業首個掛牌“新三板”的企業。
科技創新同樣也是新申集團一直關注的焦點。當時尚設計師的設計周期一短再短,一時間,紡織面料企業也被涌入了創新快車道的行列。新申集團通過加快研發、溝通、生產、交付等各環節,提高應對效率。此外,還通過與終端品牌在亞麻生活方式上的創新,構建綠色亞麻生態產業循環。新申亞麻不斷堅持創新發展,打通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包括法國亞麻種植商、紡紗織造、服裝設計、家紡設計等),激活整個產業鏈上的價值鏈和品牌鏈,從而實現資源互補、攜手創新。
對于專注于快時尚面料的廣東健業紡織集團來說,速度就是最大的賣點。新產品推得快一點,生意就會好一點。“我們每天都會推出二三十個花型,每年推出幾十種工藝,色彩創新更是提前一年就開始運作。”該公司總經理閻華英說道。
面料創意大賽展示區
面料設計大賽獲獎作品展示區
藝術為媒
面料的創新最終通過服裝設計師得以呈現,為了更直觀地展示面料性能,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與服裝設計師或藝術家合作,借助于藝術這一媒介詮釋面料產品的可呈現方式。intertextile面輔料博覽會也為企業提供了展示的舞臺。
2012年秋天,intertextile面輔料博覽會上的中國國際面料時尚秀,多維度呈現了面料的品質與時尚魅力。尤記得,華奇環保印花有限公司邀請好萊塢著名電影服裝設計師Joseph Porro共同呈現使用企業面料制作的潮流服飾,以及魯泰的年輕員工們展示的魯泰成衣秀……新申集團與設計師孫林的合作已有兩年多,本屆intertextile面輔料博覽會上,雙方將共同發布“2015-2016春夏新申亞麻面料流行趨勢”,以此打通整個亞麻產業從原料到面料設計、研發、生產再到終端成衣的產業鏈。該公司董事長李建峰表示,未來新申集團與設計師們的合作還將進一步升級。
設計是一種表達,對于面料設計來說同樣如此。鼎天時尚從創立之初即與歐洲時裝設計師建立了良好合作,通過提花設計,向世界展示“中國制造”與中國時尚。除了聘請國外頂尖設計師設計提花面料,鼎天時尚還與知名畫家合作,開發了具有藝術氣息的提花系列產品。展會前夕的一次線下活動活動上,鼎天時尚與畫家孟慶楠一起呈現了藝術與面料的精彩融合。
新技術創新空間展區
共行廿年 感謝有你
一轉眼,intertextile面輔料博覽會已經走過二十載,眾多老朋友一直相伴。在二十周年慶典上,主辦方特意為長期支持的國家、地區,長期支持的聯合展團,長期支持參展商,以及長期從事intertextile面輔料博覽會報道的媒體進行了表彰,以感謝20年來行業企業和合作機構的相伴共生與持續助力。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等多家行業媒體榮獲傳媒貢獻獎。
二十周年,是里程碑,也是新征程。從2015年起,intertextile面輔料博覽會將聯合紗線展以及服裝展,分為春季、秋季聯合展會,在全新的展館:上海虹橋新展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祝愿新的啟程,更加美好。
明年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