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直通車
衣著類價格指與CPI反向運行 內銷紡企要妥善解決庫存壓力
在行業內生產成本壓力提升速度不斷加快的情況下,衣著類商品的出廠價格指數與消費價格指數卻出現了反向運行的態勢。業內人士表示,這與服裝庫存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聯系,巨量的服裝庫存已成為眾多服裝企業多年來面臨的一個難以解開的死結。
近日公布的1月份CPI和PPI數據,給不少摩拳擦掌、試圖通過轉戰國內市場來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的紡企潑了一盆冷水。“巨大的庫存懸于市場,在這樣一個相對于去年形勢更趨嚴峻的環境下,國內服裝價格要想獲得一個漂亮的逆轉,似乎只是一廂情愿。”專家對記者如是解釋道。
“出廠”“消費”指數反向運行
“你可以跑不過劉翔,但你一定要跑過CPI。”這是2007年底網上頗為流行的一句話。這句戲謔的話語背后,是人們對通貨膨脹的擔心與疑問。
一切似乎都在上漲。然而,觀察CPI包含的八大類商品,不難發現,自去年3月以來,衣著類商品價格指數不僅沒有追隨CPI上揚,反而是一路下跌。
國家統計局2月1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受春節和雪災等因素影響,今年1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7.1%,毫無懸念地創出11年來新高。但衣著類價格同比卻下降了1.9%,其中服裝價格下降..9%。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衣著類價格的同比下降自去年3月以來一直持續至今,其中服裝類價格的同比下降是衣著類價格指數走低的主要原因,而衣著材料類消費價格指數的實際表現也比較低迷。
2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今年1月份全國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6.1%,其中衣著類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2.2%。自去年6月以來,我國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屢創新高,而衣著類工業品出廠價格漲速也是“毫不示弱”。
通脹壓力下國內CPI及PPI數據的迭創新高并不讓人感到多少意外,然而,讓紡企擔憂的是,在行業內生產成本壓力提升速度不斷加快的情況下,衣著類商品的出廠價格指數與消費價格指數緣何出現了反向運行的態勢?
巨量庫存服裝還要賣幾年?
面對美國次貸危機蔓延中撲朔迷離的國際市場,以及日漸頻繁的國際貿易摩擦,刺激內需再次成為解決棘手經濟問題的不二法門。2008年伊始,和“從緊貨幣政策”同樣擁有高曝光率的詞匯便是“刺激內需”。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出口型紡織企業轉作內銷,內需市場的競爭也日趨慘烈。
“消費指數走低與內銷市場競爭加劇關系緊密,”專家表示,“但從更深層次考慮,去年以來衣著類商品的這一輪消費指數下跌及出廠指數上漲,與服裝庫存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聯系,巨量的服裝庫存已經成為眾多服裝企業多年來面臨的一個難以解開的死結。”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過量庫存已成為嚴重影響紡織服裝行業發展的大問題,即使那些非常成功的服裝制造和經銷企業也難免受到庫存積壓的困擾。市場有這樣一則“笑談”:中國即使現在所有的服裝企業都停產,倉庫里的庫存加起來起碼還可以在國內市場上賣3年。
去年在北京召開的服裝“尾貨”交易高峰論壇上,與會專家指出,我國服裝庫存“尾貨”總量超過3萬億元,且仍以每年5%的速度遞增,但盤活的總量每年僅有100億元。中國服裝的庫存量已經占到了產量的20%,粗略估算約在120億件左右。
“如此巨大的庫存懸于市場,國內服裝價格要想獲得一個漂亮的逆轉,似乎只是美好的一廂情愿罷了。”專家表示。庫存才是衣著類價格指數與CPI背道而馳的關鍵所在。
既然同樣面對庫存壓力,為何衣著類商品出廠價格指數與消費價格指數卻表現各異呢?庫存主要分兩大類,即廠家庫存和渠道庫存,目前過季或檔次較低的庫存“尾貨”大多集中在渠道這一環節。遠遠脫離了成本價的庫存“尾貨”,其低廉的價格很難讓一般消費者說“不”,這對于服裝整體消費價格的壓制十分明顯。反觀生產企業,快速出清尾貨給渠道商,輕裝上陣已成為共識,“這樣,衣著類產品出廠價格受到行業巨大庫存的影響要小很多”。
看待內需市場需要冷靜“自己辛苦一年賺來的錢,幾乎都跑到倉庫里去了。”江蘇南京一家毛巾廠負責人趙新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言語中頗為無奈。趙新生告訴記者,目前紡企的共識是,國內紡織品服裝中,絕大多數商品明顯供過于求,在行業擴產趨勢有增無減的情況下,今年這種態勢還在繼續加劇。
專家認為,內銷市場雖有其“殘酷”的一面,但仍被業界廣泛看好,這也符合國家政策的大方向。只是,由于多年來紡織行業積累的巨大產能需要釋放時間,紡織供過于求狀況會在一個較長時期內存在,因此,內需的開拓,樂觀中更需一份謹慎,需要有關方面采取全方位的措施,比如給價格戰日趨激烈的內銷市場降降溫,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等等,“雖然這些措施要收到成效可能需要一個過程”。
資深營銷企劃人艾浪滔表示,清理渠道庫存是消化紡織服裝產品庫存的關鍵,通常最實用的方法是將庫存一級一級地轉移下去,然后通過終端的大規模促銷,通過特價、買贈等手段,來促使庫存品多銷售、多出貨。除此之外,經銷商還可通過大力發展團購業務,尋找特殊的銷售渠道,用庫存品來交換廣告,組織、參加一些有針對性的展銷會等方式來緩解庫存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