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直通車
紡織業近期國際市場形勢嚴峻
2008年伊始,紡織業的“壞消息”不斷。近期商務部召開各行業外貿形勢分析會,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派員與會,在會中總結了當前的出口走勢,分析數據背后的形勢,并向商務部提出了一些建議。現擇其要點如下:
一、2007年以來的出口形勢:
2007年年中到歲末,我國紡織品出口增速有趨緩之勢態。以對美國出口為例,2007年1到6月、1到8月、1到10月、1到12月的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9.32%,27.11%,23.42%,14.42%,增速呈逐步遞減之勢。且在2007年12月,我對美紡織品出口首次出現年內的同比負增長,為-1.41%。我對歐出口的增速也由1-10月的0.64%變為1-12月的-0.67%。(因2007年歐盟新成員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計入統計口徑而導致表面上的接近零增長。)
二、出口增速趨緩的原因分析及未來形勢:
2007年數據顯示,我國紡織品出口面臨的形勢漸為嚴峻。目前,由于紡織業出口面臨一些消極因素,08年的出口預期不容樂觀。下面從國外和國內進行對這些因素簡要概況。
首先是2008年的國際市場形勢嚴峻。由于次貸危機的負面影響從金融領域向實體經濟領域擴展,美國2007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長已經低至0.6%,2008年經濟衰退的概率很大,日用消費品消費量不容樂觀。作為紡織品來講,2007年11月和12月,美國紡織品進口均出現了同比下降。據各大機構預測,歐洲和日本08年的經濟增長也將下降,我對歐、日出口也面臨下行壓力。
其次,從國內來看,08年企業生產成本鐵定上漲,訂單有可能部分流失。08年伊始,人民幣升值加速,企業接單面臨盈利風險。其次,07年底開始的信貸緊縮政策對紡織業企業的運營造成極大壓力。由于潛在的產業放貸政策,紡織業企業普遍遭遇貸款難問題,流動資金短缺帶來生產和銷售雙重困境,對出口的影響也非常大。再次,《勞動合同法》的實施使企業的用工成本大為增加,特別對于勞動密集型的服裝業壓力頗大。
綜上,紡織業國際貿易面臨的主要風險為國外市場風險。但對此我們并不悲觀,一是因為中國紡織服裝業的競爭力在成本上升后依然較強,二是內需增長可以抵消一部分出口下滑的負面影響。
三、協會近期已經呼吁商務部采取下列應對措施:
為應對嚴峻的外部市場環境和消化內部成本壓力,協會近期已經向商務部提出下列建議:
(1)2008年停止繼續降低紡織品和服裝的出口退稅率,為企業留出適應時間;
(2)不將服裝列入加工貿易限制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