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直通車
意大利紡織服裝業
來源: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 | 發布日期:2015-09-14
加強中歐紡織服裝業界的交流與合作,10月12日-19日由商務部外貿司主辦、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承辦、意大利博洛尼亞CenterGross和中歐工商顧問公司協辦的“2012中國-意大利紡織服裝業界交流活動”分別在意大利米蘭、博洛尼亞和佛羅倫薩舉行。我駐米蘭領事館經商室李濱參贊、紡織商會張錫安秘書長、中歐工商顧問公司王強明總經理以及意大利福利與就業部長、博洛尼亞相關要員以及中意紡織服裝企業代表近200人出席了15日在博洛尼亞CenterGross舉行的“中意紡織服裝業界論壇”活動。
來自國內北京中達聯合、天津服裝股份、江蘇舜天國際、江蘇匯鴻集團、江蘇國泰、上海絲綢、上海服裝、浙江紡織、浙江凱喜雅、紹興葉氏紡織、廣州市紡織、嵊州領帶協會等國內12家紡織服裝企業代表共21人參加企業此次活動。
活動期間,中方代表團企業與20多家意大利品牌服裝企業就品牌合作等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參觀了博洛尼亞CenterGross、米蘭兩地的意大利服裝及皮具箱包產品、生產車間和佛羅倫薩時尚學院。本活動還受到當地媒體的關注,意大利電視臺、報紙等多家媒體對活動進行了專題報道,意大利電視臺還獨家采訪了我駐米蘭總領館經商室的李濱參贊。
歐洲是時尚及設計的發源地,而意大利更是以品牌、時尚、設計于一身聞名于世,歷經百年一直盛載濃郁的文化內涵,形成一股獨特的意國氛圍,完美反映在時裝的設計之中,引領國際設計潮流。
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紡織服裝生產國和出口國,目前行業正面臨結構轉型、產品升級重要時期,探索、學習意大利品牌設計時尚發展之路對提高中國企業對品牌時尚設計的認識將有一定幫助。舉辦2012年中國-意大利紡織業界交流活動的旨在進一步促進中意紡織業界的交流與合作,加強中意紡織服裝企業品牌宣傳,重點就雙方企業在品牌合作、產品研發、設計以及營銷渠道拓展等領域進行的探討和交流,擴大中歐紡織服裝進出口貿易。
l 中意紡織服裝業界交流活動豐富多彩
“中意紡織業界的交流論壇”在博洛尼亞CenterGross舉行
15日上午,“2012中意紡織服裝業界交流活動”在意大利博洛尼亞Center Gross會議中心舉行。參加交流活動的意方企業包括以高檔針織女裝聞名的SHESSO,已經與中方企業有過多年合作經驗的女裝品牌PAOLA FARNI,世界頂級奢侈高級皮具品牌HETTABRETZ等近100家意大利紡織服裝企業近150人,中方紡織服裝企業代表團25人出席活動。
Center Gross商貿中心的主席Lucia Gazzotti女士向中方代表團致歡迎詞,她表示基于今年4月與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代表團的短暫會晤,Center Gross商貿中心希望能通過商會這個優秀的平臺,能幫助更多的意大利企業開拓中國市場。Lucia Gazzotti女士強調希望此次活動只是一個開始,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來中國,與商會建立進一步的合作關系。
中國駐米蘭領事館經商室李斌參贊介紹了目前中國與歐盟的經濟形勢。李參贊表示,中國雖然是紡織服裝業的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但是對于品牌的設計及創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意大利作為世界知名品牌大國也同樣需要中國龐大而有活力的市場,因此雙方企業應該多增加了解與溝通,共同創造雙贏的合作機會,此次活動在意大利舉辦,將對雙方業界的交流與合作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希望今后這樣的活動持續開展下去,為雙方行業的合作和發展搭建交流的平臺。
中方代表團團長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張錫安秘書長介紹了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的職能和代表團此行的目的。張秘書長還簡要介紹了中意紡織服裝貿易情況并指出紡織服裝業已經進入新時期,中意雙方企業既有挑戰又有機遇,作為中國最大的紡織服裝行業組織,應盡最大努力為雙方企業尋求貿易機會,紡織商會愿意幫助意方企業開拓中國市場。相信通過我們雙方不懈的努力,將促成中意紡織服裝貿易更加健康平穩的增長。中方企業代表浙江凱喜雅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錢國明行政總監代表中方企業表達了中意企業貿易未來發展的展望,并向來賓展示了其公司的新研發基地與創新技術。中歐工商顧問有限公司的王強明總裁也在大會上做了發言。
意大利Emilia Romagna地區中意發展基金會代表Dott Valerio Gruppioni先生和教育及職業培訓大學代表人Prof Patrizio Bianchi女士也隨后就意大利紡織服裝業現狀做了簡短的介紹,最后意大利福利與就業部長Elsa Forneron女士為此次交流活動做了總結。她指出意大利經濟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挑戰,紡織服裝業是意大利歷史悠久的傳統行業,也是意大利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設計富有特色、生產不斷創新、銷售網絡完善的整體構架。意大利的紡織企業雖小,但他們都將重點放在提高最終產品質量上,不斷提高生產工藝和進行新產品研發。所以意大利紡織品一直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特別是羊毛、真絲和純棉面料。但從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以來,受全球經濟疲軟的影響,意大利的紡織服裝業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其傳統的出口市場主要是歐盟、瑞士和北美,這些國家在經濟危機以來購買力下降,需求減少,也影響到意大利服裝業的銷售,出口下滑。但隨著金磚四國的崛起,尤其是俄羅斯和中國成為新興的消費市場,對意大利紡織服裝的需求大大增加,在傳統出口市場連續疲軟下滑的情況下,中國轉而成為其出口增長的亮點。她強調中意雙方應該應加強合作交流,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中國將是意大利經濟復蘇的希望。16日,博洛尼亞“財經報”及意大利“晚郵報”、“共和國報”、等主流媒體都報道了此次活動。
與博洛尼亞Center Gross(商貿中心)進行企業對接活動
14日-15日,中方代表團參觀Center Gross(商貿中心)并于意大利企業進行了對接活動。Center Gross(商貿中心)成立于1977年,距今已有40多年的歷史,目前商貿中心已成為公認的全球主要商貿聚集地區之一,是意大利第一大服裝和時尚成衣批發貿易中心,已經成為歐洲乃至世界級時尚買手的樞紐。中心占地100萬平方米,其中40萬平方米用于展示,10萬平方米用于辦公,每天買手人流量達到1萬人次,年交易額在50億歐元以上,從業企業達到680家,其中經營女裝的企業占25%,對外貿易額占到60%,分布在亞洲、歐洲、美國和中東。
在Center Gross,代表團一一參觀了EFFE.GI.BI,RINASCIMENTO, BECATO, SORELLE D'ITALIA, SISTE'S, PIERO GIACHID等23家企業,并與意方企業逐個進行業務對接活動。這些企業主要涉及女裝,男裝,童裝,內衣及飾品,其最大的特點是對時尚的快速反應,從購買成品到實現超級快速的零售網點的銷售組合重新配置,平均所需時間僅為3天左右,產品基本多是在博洛尼亞附近地區服裝企業生產,出口到意大利及歐洲其他國家,產品價位多為中偏低檔。目前鑒于意大利的紡織服裝經濟不景氣狀況,越來越多的本地品牌把未來的希望放在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上。例如SORELLE D'ITALIA是一家致力于本土設計的包具店,做工精良的皮包及獨特的設計受到了中方代表團的一致好評。店主Mrs.Estrup女士非常希望能夠通過此次對接,找到合適的中國合作伙伴,共同研發及開展在中國的業務。
又如Hettaretz 公司是一家主打男女高檔外衣的股份制公司,總部設在博洛尼亞,公司自成立之初,便躋身國際奢侈品市場的行列中,精于設計、創作以及皮革皮草服裝生產。公司始終以孜孜以求、不懈努力,致力于向客戶提供高品質皮革服裝,通過旗下兩大自主品牌HB Uomo男裝系列和Hettabretz Donna女裝系列面向全球市場。此外,公司還為第三方公司提供個性化量定制服裝。如今與公司攜手合作的知名品牌有Stefano Ricci、Brini、Prada、Valentino、Louis Vuitton 、Hermes、Salvatore Ferragamo和Ralph Lauren。在不斷完善技術與制作工藝的同時,公司還采用各式珍貴原材料,并在公司50年發展歷程中不斷積累經驗,發展制作工藝,設計豐富款式。公司希望與中國企業合作,將自主品牌HB Uomo男裝系列和Hettabretz Donna女裝系列推向中國市場,為中國消費者提供來自意大利高檔服裝。
在有限的時間內,代表團參觀了Center Gross中很多有實力及有意向與中方企業合作的公司展示間,這些公司用各種方式向我們展示了他們想要進入中國市場的迫切愿望。代表團的企業代表們也從中找到了潛在的合作伙伴以及學習了意大利中小型企業的生產及運作方式。
3、在米蘭與維琴察工業聯盟( Confindustria Vicenza)舉辦中意企業見面會
12日,代表團前往意大利威尼托大區維琴察市,與維琴察工業聯盟( Confindustria Vicenza)舉辦中意企業見面會。維琴察工業聯盟是負責人簡要介紹了協會、維琴察紡織服裝業的情況。維琴察工業聯盟是意大利工業聯盟的重要分支機構,由2400多家企業組成,主要為會員在國內和國際市場的發展提供服務。
威尼托大區和維琴察地區被視為意大利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模型,主要得益于生產的靈活性、技術的創新和實力很強的出口公司。這些都是意大利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也使得維琴察地區始終處于領先的和工業化進程較高的地區,同時也是全國重要的出口基地,每年出口額約120億歐元。維琴察除機械、機電、木材加工和金銀制造領先外,最有代表性的行業是紡織服裝行業,占全省總勞動力的四分之一。紡織和羊毛工業的發展可以追溯到18世紀后期和19世紀初期,開創了意大利制造行業的歷史。另外,時至今日服裝行業仍然是維琴察地區的重要產業之一,從高級時裝到運動休閑裝及針織服裝。
在中意企業見面會上,商會張錫安秘書長向意方介紹了我會情況以及近五年來中歐、中意紡織服裝貿易情況,并向意方企業代表說明此次代表團來訪的目的。中方代表團成員江蘇舜天股份有限公司陳靜副總經理、江蘇匯鴻國際集團中嘉發展有限公司謝留丹副總經理、浙江步森吳永杰總經理、上海絲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施慧經理分別介紹了本企業的經營情況以及希望與意方企業合作的意向。來自維琴察地區的Zanetti Moda Srl、V.F.G.Italia Spa、Camox Srl等6家企業分別向中方企業介紹了他們的企業情況。在午餐會上,中意企業互換名片,繼續深入交流,并就雙方感興趣的問題達成初步的意向。當地主流媒體“維琴察日報”也對活動做了詳細的報道。
4、 參觀佛羅倫薩POLIMODA時尚學院
POLIMODA時尚學院坐落在國際時尚創意設計與奢侈品管理教育之都、世界歷史文化名城意大利佛羅倫薩,是意大利知名的時尚藝術學院之一。作為國際時尚和奢侈品行業備受推崇的專業院校,POLIMODA一直與業界保持著緊密聯系。世界頂級奢侈品品牌Salvatore Ferragamo(菲拉格慕)跨國集團公司首席執行官Dr. Ferruccio Ferragamo博士出任POLIMODA時裝學院董事長;世界頂級奢侈品品牌Gianni Versace(范思哲)跨國集團公司董事長Dr. Santo Versace博士出任由學院與包括Gucci和Tod's在內的30家國際頂級時尚和奢侈品品牌公司聯合成立的POLIMODA SRL時尚管理學院集團董事長。POLIMODA與國際時尚和奢侈品業界的高度結合,為學院畢業生就業創造了任何其他時裝學院難以攀比的優勢和機會。94%以上POLIMOD畢業生可在短期內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學校現有學生1000多人,其中來自亞洲的學生近100人。學校開設課程不但面廣,而且非常結合實際,除傳統的服裝設計、鞋和箱包設計、時尚科技、營銷和市場管理外,還有買手管理、零售管理、奢侈品管理、品牌管理、時裝流行趨勢、時裝風格以及視覺銷售等等,中方部分企業已有意向從時尚學院引進人才。代表團還參觀了學校的圖書館,聽取學校負責人的介紹后,不少中方企業老總表示,如果有條件,企業愿意派公司相關人員來這里進修,也希望政府給予服裝行業在設計、管理方面的資金支持,通過紡織商會組織企業相關人員來POLIMOD進修、學習,進一步提高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設計、營銷以及市場管理水平。
短短幾天中意紡織服裝業界交流,收獲頗豐,代表團深深感到:
l 意大利紡織服裝產業依然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歐盟是全球紡織服裝進口第一大市場,每年盟內盟外貿易額在1400億美元左右。其中在盟內紡織服裝貿易中,意大利位居前列。意大利服裝以品牌、時尚、設計于一身聞名于世,除奢侈品牌外,還有大量的二線、三線服裝品牌,這些品牌占據意大利乃至歐洲市場六至七成的份額。在博洛尼亞CenterGross(商貿中心)里,經營實體共有475家,其中經營成衣業務的企業240家(包括女裝183家、男裝70家、童裝9家、針織服裝51家、內衣3家、大碼服裝6家,休閑裝、牛仔、運動裝皮衣和職業裝40家),經營面料、輔料、服飾、鞋和箱包的企業98家,家居日用消費品業務的企業94家,相關配套服務的企業111家。Center Gross(商貿中心)地處意大利博洛尼亞北部10公里處,是歐洲紡織服裝制造業最密集的產區之一,已成為歐洲乃至世界級時尚買手的樞紐,時尚買手在商貿中心選購產品,可以實現快速配貨,成衣配貨時間只要3-5天,鞋的配貨時間在20-40天。2011年買手流量達到166萬人次,總交易金額為50億歐元,其中60%為對外貿易,買手來自亞洲、歐洲、美國和中東。
通過實地接觸意大利服裝品牌企業,我們感到意大利服裝設計的確有獨到之處,無論是圖案、款式還是顏色搭配、生產制造都值得我們的學習和借鑒。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意大利本土生產服裝價格并非很貴,和國內相比也就高出兩成左右,而且交貨快,這一點是國內企業無法與之競爭的。
l 中意紡織服裝產業優勢互補
我們在與意大利企業交流中強烈感受到,意大利服裝企業對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抱有極大的興趣,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不景氣、歐洲消費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希望中國能大量進口意大利的紡織品和服裝,似乎購買力超強的中國消費者能拯救意大利紡織服裝業。這也難怪,富裕起來的國人在境外出手很大方,在歐洲無論是奢侈品店還是品牌店到處都能看到國人的身影,名牌服裝、皮鞋、箱包和手表都是國人首選購物目標。據了解,今年“十一黃金周”來自中國的游客蜂擁到品牌店,多種款式的貨品被一掃而光,給蕭條的歐洲消費市場帶來一絲絲暖意。
仔細分析這種現象不難看出,國人對高檔奢侈品消費理念和境內境外巨大差價是主要因素。上海服裝集團進出口公司從去年開始代理14個意大利二、三線品牌女裝,目前已在上海開了三家直營店,每件服裝價格在3000-20000元不等,從銷售情況來看,尚未達到預期要求。主要是國人對這些品牌不了解,雖然對服裝款式、版型、做工都還認可,但價格相對較高。一般來講,意大利本土生產的服裝進入中國市場,價格必須翻5-6倍才有可能盈利,而在意大利市場價格只是批發價格的2-3倍。中國進口關稅、增值稅以及營業稅較高,加上國內市場不規范、費用高等因素推高進口商品的賣價。最好的辦法是中意企業合作,利用意大利的品牌、設計,把生產放在國內,這樣就可降低成本,實現“雙贏”。
我們將在商會網站服裝分會欄目中分別介紹意大利有意和中國企業進行品牌合作的企業情況,感興趣的企業可以點擊:http://www.ccct.org.cn/ 服裝分會專欄瀏覽。
來自國內北京中達聯合、天津服裝股份、江蘇舜天國際、江蘇匯鴻集團、江蘇國泰、上海絲綢、上海服裝、浙江紡織、浙江凱喜雅、紹興葉氏紡織、廣州市紡織、嵊州領帶協會等國內12家紡織服裝企業代表共21人參加企業此次活動。
活動期間,中方代表團企業與20多家意大利品牌服裝企業就品牌合作等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參觀了博洛尼亞CenterGross、米蘭兩地的意大利服裝及皮具箱包產品、生產車間和佛羅倫薩時尚學院。本活動還受到當地媒體的關注,意大利電視臺、報紙等多家媒體對活動進行了專題報道,意大利電視臺還獨家采訪了我駐米蘭總領館經商室的李濱參贊。
歐洲是時尚及設計的發源地,而意大利更是以品牌、時尚、設計于一身聞名于世,歷經百年一直盛載濃郁的文化內涵,形成一股獨特的意國氛圍,完美反映在時裝的設計之中,引領國際設計潮流。
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紡織服裝生產國和出口國,目前行業正面臨結構轉型、產品升級重要時期,探索、學習意大利品牌設計時尚發展之路對提高中國企業對品牌時尚設計的認識將有一定幫助。舉辦2012年中國-意大利紡織業界交流活動的旨在進一步促進中意紡織業界的交流與合作,加強中意紡織服裝企業品牌宣傳,重點就雙方企業在品牌合作、產品研發、設計以及營銷渠道拓展等領域進行的探討和交流,擴大中歐紡織服裝進出口貿易。
l 中意紡織服裝業界交流活動豐富多彩
“中意紡織業界的交流論壇”在博洛尼亞CenterGross舉行
15日上午,“2012中意紡織服裝業界交流活動”在意大利博洛尼亞Center Gross會議中心舉行。參加交流活動的意方企業包括以高檔針織女裝聞名的SHESSO,已經與中方企業有過多年合作經驗的女裝品牌PAOLA FARNI,世界頂級奢侈高級皮具品牌HETTABRETZ等近100家意大利紡織服裝企業近150人,中方紡織服裝企業代表團25人出席活動。
Center Gross商貿中心的主席Lucia Gazzotti女士向中方代表團致歡迎詞,她表示基于今年4月與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代表團的短暫會晤,Center Gross商貿中心希望能通過商會這個優秀的平臺,能幫助更多的意大利企業開拓中國市場。Lucia Gazzotti女士強調希望此次活動只是一個開始,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來中國,與商會建立進一步的合作關系。
中國駐米蘭領事館經商室李斌參贊介紹了目前中國與歐盟的經濟形勢。李參贊表示,中國雖然是紡織服裝業的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但是對于品牌的設計及創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意大利作為世界知名品牌大國也同樣需要中國龐大而有活力的市場,因此雙方企業應該多增加了解與溝通,共同創造雙贏的合作機會,此次活動在意大利舉辦,將對雙方業界的交流與合作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希望今后這樣的活動持續開展下去,為雙方行業的合作和發展搭建交流的平臺。
中方代表團團長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張錫安秘書長介紹了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的職能和代表團此行的目的。張秘書長還簡要介紹了中意紡織服裝貿易情況并指出紡織服裝業已經進入新時期,中意雙方企業既有挑戰又有機遇,作為中國最大的紡織服裝行業組織,應盡最大努力為雙方企業尋求貿易機會,紡織商會愿意幫助意方企業開拓中國市場。相信通過我們雙方不懈的努力,將促成中意紡織服裝貿易更加健康平穩的增長。中方企業代表浙江凱喜雅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錢國明行政總監代表中方企業表達了中意企業貿易未來發展的展望,并向來賓展示了其公司的新研發基地與創新技術。中歐工商顧問有限公司的王強明總裁也在大會上做了發言。
意大利Emilia Romagna地區中意發展基金會代表Dott Valerio Gruppioni先生和教育及職業培訓大學代表人Prof Patrizio Bianchi女士也隨后就意大利紡織服裝業現狀做了簡短的介紹,最后意大利福利與就業部長Elsa Forneron女士為此次交流活動做了總結。她指出意大利經濟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挑戰,紡織服裝業是意大利歷史悠久的傳統行業,也是意大利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設計富有特色、生產不斷創新、銷售網絡完善的整體構架。意大利的紡織企業雖小,但他們都將重點放在提高最終產品質量上,不斷提高生產工藝和進行新產品研發。所以意大利紡織品一直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特別是羊毛、真絲和純棉面料。但從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以來,受全球經濟疲軟的影響,意大利的紡織服裝業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其傳統的出口市場主要是歐盟、瑞士和北美,這些國家在經濟危機以來購買力下降,需求減少,也影響到意大利服裝業的銷售,出口下滑。但隨著金磚四國的崛起,尤其是俄羅斯和中國成為新興的消費市場,對意大利紡織服裝的需求大大增加,在傳統出口市場連續疲軟下滑的情況下,中國轉而成為其出口增長的亮點。她強調中意雙方應該應加強合作交流,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中國將是意大利經濟復蘇的希望。16日,博洛尼亞“財經報”及意大利“晚郵報”、“共和國報”、等主流媒體都報道了此次活動。
與博洛尼亞Center Gross(商貿中心)進行企業對接活動
14日-15日,中方代表團參觀Center Gross(商貿中心)并于意大利企業進行了對接活動。Center Gross(商貿中心)成立于1977年,距今已有40多年的歷史,目前商貿中心已成為公認的全球主要商貿聚集地區之一,是意大利第一大服裝和時尚成衣批發貿易中心,已經成為歐洲乃至世界級時尚買手的樞紐。中心占地100萬平方米,其中40萬平方米用于展示,10萬平方米用于辦公,每天買手人流量達到1萬人次,年交易額在50億歐元以上,從業企業達到680家,其中經營女裝的企業占25%,對外貿易額占到60%,分布在亞洲、歐洲、美國和中東。
在Center Gross,代表團一一參觀了EFFE.GI.BI,RINASCIMENTO, BECATO, SORELLE D'ITALIA, SISTE'S, PIERO GIACHID等23家企業,并與意方企業逐個進行業務對接活動。這些企業主要涉及女裝,男裝,童裝,內衣及飾品,其最大的特點是對時尚的快速反應,從購買成品到實現超級快速的零售網點的銷售組合重新配置,平均所需時間僅為3天左右,產品基本多是在博洛尼亞附近地區服裝企業生產,出口到意大利及歐洲其他國家,產品價位多為中偏低檔。目前鑒于意大利的紡織服裝經濟不景氣狀況,越來越多的本地品牌把未來的希望放在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上。例如SORELLE D'ITALIA是一家致力于本土設計的包具店,做工精良的皮包及獨特的設計受到了中方代表團的一致好評。店主Mrs.Estrup女士非常希望能夠通過此次對接,找到合適的中國合作伙伴,共同研發及開展在中國的業務。
又如Hettaretz 公司是一家主打男女高檔外衣的股份制公司,總部設在博洛尼亞,公司自成立之初,便躋身國際奢侈品市場的行列中,精于設計、創作以及皮革皮草服裝生產。公司始終以孜孜以求、不懈努力,致力于向客戶提供高品質皮革服裝,通過旗下兩大自主品牌HB Uomo男裝系列和Hettabretz Donna女裝系列面向全球市場。此外,公司還為第三方公司提供個性化量定制服裝。如今與公司攜手合作的知名品牌有Stefano Ricci、Brini、Prada、Valentino、Louis Vuitton 、Hermes、Salvatore Ferragamo和Ralph Lauren。在不斷完善技術與制作工藝的同時,公司還采用各式珍貴原材料,并在公司50年發展歷程中不斷積累經驗,發展制作工藝,設計豐富款式。公司希望與中國企業合作,將自主品牌HB Uomo男裝系列和Hettabretz Donna女裝系列推向中國市場,為中國消費者提供來自意大利高檔服裝。
在有限的時間內,代表團參觀了Center Gross中很多有實力及有意向與中方企業合作的公司展示間,這些公司用各種方式向我們展示了他們想要進入中國市場的迫切愿望。代表團的企業代表們也從中找到了潛在的合作伙伴以及學習了意大利中小型企業的生產及運作方式。
3、在米蘭與維琴察工業聯盟( Confindustria Vicenza)舉辦中意企業見面會
12日,代表團前往意大利威尼托大區維琴察市,與維琴察工業聯盟( Confindustria Vicenza)舉辦中意企業見面會。維琴察工業聯盟是負責人簡要介紹了協會、維琴察紡織服裝業的情況。維琴察工業聯盟是意大利工業聯盟的重要分支機構,由2400多家企業組成,主要為會員在國內和國際市場的發展提供服務。
威尼托大區和維琴察地區被視為意大利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模型,主要得益于生產的靈活性、技術的創新和實力很強的出口公司。這些都是意大利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也使得維琴察地區始終處于領先的和工業化進程較高的地區,同時也是全國重要的出口基地,每年出口額約120億歐元。維琴察除機械、機電、木材加工和金銀制造領先外,最有代表性的行業是紡織服裝行業,占全省總勞動力的四分之一。紡織和羊毛工業的發展可以追溯到18世紀后期和19世紀初期,開創了意大利制造行業的歷史。另外,時至今日服裝行業仍然是維琴察地區的重要產業之一,從高級時裝到運動休閑裝及針織服裝。
在中意企業見面會上,商會張錫安秘書長向意方介紹了我會情況以及近五年來中歐、中意紡織服裝貿易情況,并向意方企業代表說明此次代表團來訪的目的。中方代表團成員江蘇舜天股份有限公司陳靜副總經理、江蘇匯鴻國際集團中嘉發展有限公司謝留丹副總經理、浙江步森吳永杰總經理、上海絲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施慧經理分別介紹了本企業的經營情況以及希望與意方企業合作的意向。來自維琴察地區的Zanetti Moda Srl、V.F.G.Italia Spa、Camox Srl等6家企業分別向中方企業介紹了他們的企業情況。在午餐會上,中意企業互換名片,繼續深入交流,并就雙方感興趣的問題達成初步的意向。當地主流媒體“維琴察日報”也對活動做了詳細的報道。
4、 參觀佛羅倫薩POLIMODA時尚學院
POLIMODA時尚學院坐落在國際時尚創意設計與奢侈品管理教育之都、世界歷史文化名城意大利佛羅倫薩,是意大利知名的時尚藝術學院之一。作為國際時尚和奢侈品行業備受推崇的專業院校,POLIMODA一直與業界保持著緊密聯系。世界頂級奢侈品品牌Salvatore Ferragamo(菲拉格慕)跨國集團公司首席執行官Dr. Ferruccio Ferragamo博士出任POLIMODA時裝學院董事長;世界頂級奢侈品品牌Gianni Versace(范思哲)跨國集團公司董事長Dr. Santo Versace博士出任由學院與包括Gucci和Tod's在內的30家國際頂級時尚和奢侈品品牌公司聯合成立的POLIMODA SRL時尚管理學院集團董事長。POLIMODA與國際時尚和奢侈品業界的高度結合,為學院畢業生就業創造了任何其他時裝學院難以攀比的優勢和機會。94%以上POLIMOD畢業生可在短期內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學校現有學生1000多人,其中來自亞洲的學生近100人。學校開設課程不但面廣,而且非常結合實際,除傳統的服裝設計、鞋和箱包設計、時尚科技、營銷和市場管理外,還有買手管理、零售管理、奢侈品管理、品牌管理、時裝流行趨勢、時裝風格以及視覺銷售等等,中方部分企業已有意向從時尚學院引進人才。代表團還參觀了學校的圖書館,聽取學校負責人的介紹后,不少中方企業老總表示,如果有條件,企業愿意派公司相關人員來這里進修,也希望政府給予服裝行業在設計、管理方面的資金支持,通過紡織商會組織企業相關人員來POLIMOD進修、學習,進一步提高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設計、營銷以及市場管理水平。
短短幾天中意紡織服裝業界交流,收獲頗豐,代表團深深感到:
l 意大利紡織服裝產業依然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歐盟是全球紡織服裝進口第一大市場,每年盟內盟外貿易額在1400億美元左右。其中在盟內紡織服裝貿易中,意大利位居前列。意大利服裝以品牌、時尚、設計于一身聞名于世,除奢侈品牌外,還有大量的二線、三線服裝品牌,這些品牌占據意大利乃至歐洲市場六至七成的份額。在博洛尼亞CenterGross(商貿中心)里,經營實體共有475家,其中經營成衣業務的企業240家(包括女裝183家、男裝70家、童裝9家、針織服裝51家、內衣3家、大碼服裝6家,休閑裝、牛仔、運動裝皮衣和職業裝40家),經營面料、輔料、服飾、鞋和箱包的企業98家,家居日用消費品業務的企業94家,相關配套服務的企業111家。Center Gross(商貿中心)地處意大利博洛尼亞北部10公里處,是歐洲紡織服裝制造業最密集的產區之一,已成為歐洲乃至世界級時尚買手的樞紐,時尚買手在商貿中心選購產品,可以實現快速配貨,成衣配貨時間只要3-5天,鞋的配貨時間在20-40天。2011年買手流量達到166萬人次,總交易金額為50億歐元,其中60%為對外貿易,買手來自亞洲、歐洲、美國和中東。
通過實地接觸意大利服裝品牌企業,我們感到意大利服裝設計的確有獨到之處,無論是圖案、款式還是顏色搭配、生產制造都值得我們的學習和借鑒。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意大利本土生產服裝價格并非很貴,和國內相比也就高出兩成左右,而且交貨快,這一點是國內企業無法與之競爭的。
l 中意紡織服裝產業優勢互補
我們在與意大利企業交流中強烈感受到,意大利服裝企業對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抱有極大的興趣,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不景氣、歐洲消費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希望中國能大量進口意大利的紡織品和服裝,似乎購買力超強的中國消費者能拯救意大利紡織服裝業。這也難怪,富裕起來的國人在境外出手很大方,在歐洲無論是奢侈品店還是品牌店到處都能看到國人的身影,名牌服裝、皮鞋、箱包和手表都是國人首選購物目標。據了解,今年“十一黃金周”來自中國的游客蜂擁到品牌店,多種款式的貨品被一掃而光,給蕭條的歐洲消費市場帶來一絲絲暖意。
仔細分析這種現象不難看出,國人對高檔奢侈品消費理念和境內境外巨大差價是主要因素。上海服裝集團進出口公司從去年開始代理14個意大利二、三線品牌女裝,目前已在上海開了三家直營店,每件服裝價格在3000-20000元不等,從銷售情況來看,尚未達到預期要求。主要是國人對這些品牌不了解,雖然對服裝款式、版型、做工都還認可,但價格相對較高。一般來講,意大利本土生產的服裝進入中國市場,價格必須翻5-6倍才有可能盈利,而在意大利市場價格只是批發價格的2-3倍。中國進口關稅、增值稅以及營業稅較高,加上國內市場不規范、費用高等因素推高進口商品的賣價。最好的辦法是中意企業合作,利用意大利的品牌、設計,把生產放在國內,這樣就可降低成本,實現“雙贏”。
我們將在商會網站服裝分會欄目中分別介紹意大利有意和中國企業進行品牌合作的企業情況,感興趣的企業可以點擊:http://www.ccct.org.cn/ 服裝分會專欄瀏覽。
